“张大爷,您托我缴的取暖费都办好啦,发票给您放桌上,还按您说的买了两袋小米和一斤鸡蛋。”11月17日,乌海市海勃湾区新华街道新海社区的“热心人”莫观娣来到辖区独居老人张大爷家,把老人前些天嘱咐的事一一办妥。看着莫观娣忙碌的身影,张大爷感动地说:“有你们一群人天天惦记着,我的日子过得踏实多了!”
这温馨的一幕,正是新华街道“一群人帮助一个人”工作模式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新华街道以“‘微’你而来,聚爱同行”微治理项目为抓手,依托人口精细化管理大数据,对辖区居民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更新与精准研判,将人群划分为资源型、服务型、管理型3大类。对于由退休干部、医生、律师、商户、社区“热心人”组成的资源型人群,街道建立“资源型人才库”,整合专业技能与服务资源,为后续帮扶工作储备力量。而对于困难户、独居老人、失独家庭等服务型人群,街道建立管理台账,精准掌握他们在生活照料、健康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
在此基础上,新华街道组建起“网格员+党员+热心人+专业人士”多元帮扶团队,推动资源型人群与服务型人群精准对接,构建“一群人帮一个人”定制化帮扶体系。平日里,围绕服务型人群需求,街道制定了生活服务、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5类28项公益类、3类21项购买类服务清单,由服务型人群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点单”。依托党小组、网格员、楼栋长形成的“铁三角”力量,优先匹配居住较近、技能适配的资源型人群“接单”。
为进一步提升帮扶实效,新华街道特别建立结对帮扶卡,对最需要帮扶的独居老人、特困人群实现“多对一”结对,动态更新服务记录与需求变化,确保帮扶不脱节、不断档,让“一群人帮助一个人”的温暖场景遍布辖区。截至目前,新华街道已开展这样的点单式服务610余次。
为持续激发“热心人”等资源型人群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新华街道特别制定《热心人服务积分兑换机制》,推动更多居民从治理“旁观者”转变为“热心人”,以积分激励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让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在一次次精细服务、暖心帮扶中持续提升。(记者 郝飚)
原标题:海勃湾区 “点单式”服务温暖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