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20日(徐红梅)在20日举行的“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副主任杨晓东介绍,“十四五”时期,内蒙古紧扣网络强国战略,加速数字化发展步伐,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安全保障等领域取得系列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引擎。
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网民规模达1912.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80.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累计建成5G基站9.5万个,每万人拥有量达39.2个,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8个。网络出口带宽较2020年增长近两倍,IPv6规模部署取得突破,固定和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均超过全国平均值。
数字化建设在能源、农牧业等重点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建成智能化煤矿215处,占在产煤矿的72%,智能化产能规模居全国首位。数字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创建2个国家级和9个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建成智慧农场、牧场466个,行政村光纤与移动网络通达率均达99.9%。
在民生服务领域,“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广泛推广,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85.4%,累计建成互联网医院218家。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实现全域应用,所有中小学100%接入100M以上互联网,多媒体教室学校覆盖率达98.2%。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内蒙古健全网络安全责任体系,在重点单位设立首席网络安全官,实现网络安全责任具象化。数据安全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发布多项安全管理指南与规范,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新技术应用的监管。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多家国内头部企业在区内布局,10所院校开设网络安全专业,在校生超2300人。
杨晓东表示,“十四五”时期,内蒙古网络强国建设主要目标任务进展顺利,预计将圆满收官。今后将以“十五五”网络安全规划编制实施为牵引,持续深化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