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无人车在边境口岸自主穿梭运输煤炭,大型检查设备具备“智能审图”能力,旅客通关实现“一次过检”……记者从11月27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完成‘十四五’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呼和浩特海关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通过科技赋能,使内蒙古自治区向北开放的通道更加智能、高效和便捷。
据呼和浩特海关介绍,其智慧海关建设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
一是监管手段向“智能感知”飞跃。 呼和浩特海关在辖区内配备了33台大型非侵入式检查设备,并融合智能审图技术,能快速精准识别违禁品和走私行为,如同为国门安全安装了“火眼金睛”。同时,无人机巡查、AI布控球等新型装备的应用,进一步消除了监管盲区,提升了现场作业的智能化水平。
二是口岸通关向“无人操作”演进。 跨境AGV(自动导引车)运输是智慧海关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在甘其毛都、策克口岸,AGV车辆可自动完成报关、出入境和装卸作业,效率达传统汽车的5倍以上。截至2025年9月,这两个口岸通过AGV累计进口煤炭已超1180万吨。目前,这一创新模式即将在满都拉口岸推广,为全国沿边口岸智能化提供了“内蒙古方案”。
三是通关服务向“数字赋能”转型。 海关积极运用智慧方式优化服务。面向企业推出的“远程视频查验”,使通关等待时间大幅压缩80%以上。在旅检现场,智能闸机、一体机等设备提升了旅客通关体验,特别是航空口岸实行的海关、安检“一次过检”模式,为出境旅客节省了宝贵时间。(记者安路蒙)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