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发展迅速


    内蒙古近代邮电事业始于清朝末年,1897年,清政府修建了北京-张家口-滂江-叨林-乌得-库伦-恰克图全长1 000多公里的长途电报线路,开设了滂江电报局,掀开了内蒙古电报通信史的第一页。这是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陆路电报线。1902年,清政府在归化(今呼和浩特旧城)、绥远(今呼和浩特新城)各设1处邮寄代办所,这是内蒙古最早的邮政通信机构。1913年,由官商合办的绥远电话公司成立,内蒙古的电话通信正式开始。1914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邮联,在奉天(沈阳)、上海、广州、哈尔滨、满洲里设互换局,开始了国际邮政互换业务。
    内蒙古地区设邮之初就隶属邻省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邮政管理机构,邮电通信事业十分落后,邮电机构多在铁路沿线,广大农村牧区既不通邮政也不通电讯,农牧民寄一封信,要跑几十里。在茫茫草原上,仍沿用原始的“驿站”通信方式,而且也只是为王公贵族服务。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只有23个邮电机构,能通电报电话的有17个,全区只有呼和浩特、包头、海拉尔等城市能通长途电话。
    1949年5月1日,内蒙古邮电管理总局在乌兰浩特正式成立,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为确保政权建设,邮电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整顿内部,充分发挥当时的设备能力、使邮电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1950年邮电部门完成了齐齐哈尔至满洲里700多公里原杆线的大修,并加挂3.5米铜线一对,12月12日北京--海拉尔--满洲里--莫斯科的国际长途电话正式开通,保证了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时的通信联系。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50年代中期,邮电部门对原有通信网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完成了呼和浩特--海拉尔,全长2 433公里的长途杆线工程,开通了首府呼和浩特与东部地区以及东北、华北地区的长途通信业务。至此除额济纳旗、东乌珠穆沁旗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外,其他旗县都通达长途电话。到1957年,全区长途线路达到12 848.26线对公里,长话电路156条,电报电路186条,市话交换机13 355门、农话变换机3 049门。全区设有邮电局所563处,邮路达7.6万公里,邮运汽车12辆,实现了乡乡通邮路。以呼和浩特为中心的邮电通信网初步形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内蒙古将邮电通信放在同能源、交通一样重要的地位,优先发展。先后建成呼和浩特、通辽、海拉尔、乌兰浩特卫星通讯地面站,呼和浩特至北京300路小同轴电缆,呼和浩特长途自动拨号和电报自动转报,赤峰长途汇接中心,乌海市、乌兰浩特市、乌兰察布盟邮电局引进C400纵横制自动交换机20 160门,呼和浩特、包头引进西门子程控电话2.2万门,引进国外市话转移设备2.4万门。建成呼和浩特、包头电信枢纽工程以及海拉尔、通辽邮件转运中心等一批重点通信工程。到1990年,全区长途业务电路1 736条,市话交换机总容量19.88万门,农话交换机总容量2.5万门,长途交换机总容量1 560路端,有6个城市进入全国长话自动网,实现了同519个城市直拨通话。全区电话普及率为1.4%。有35个邮电局实现了电报自动转报,有6个城市开办了无线寻呼业务。邮电部门还不断开拓新业务和服务项目,如特快专递、邮政储蓄、邮政快件、有声信函、用户传真、礼仪电报、长话特快业务等,大大方便了用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内蒙古的邮电通信不论是建设规模、技术层次,还是在服务水平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1990年至1998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2亿元,相当于1952年至1990年总投资的24.5倍。形成了以光纤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传输网络。国家一级干线京沈哈、京呼银兰光缆内蒙古段以及系列干线光缆、数字微波工程和14座卫星地面站新建扩建工程相继投产使用。到1998年,长途业务电路达3.06万条,长途交换机总容量为9.22万路端。全区公用通信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88.97万门。建成移动通信交换机6个,基站419个,信道12 660个,移动通信网已覆盖全区所有盟市旗县,并进入全国漫游网。旗县以上城镇全部开通无线寻呼系统,并实现全区联网。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在全区各盟市所在地全部开通。至此全区通信网形成了地下有光缆、地面有微波、天上有卫星的立体化、多元化的通信格局。邮政建设迅速发展,到1998年,全区有邮电局所1 761个,邮电汽车1 031辆,微机1 700台。开通国际快速汽车邮路1条,国内快速汽车干线邮路5条。新增邮政生产地25.5万平方米,呼和浩特邮政枢纽,包头、集宁邮件处理中心等工程相继投产使用,使邮政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程控交换、光纤、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等世界先进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通信网络技术层次发生了质的飞跃。横跨内蒙古全境,长达4 702公里的SDH数字传输系统,是我国目前最长的SDH长途通信干线。全区长途业务电路数字化达84%,市话交换程控化达100%,农话交换自动化达84.6%。光纤、一点多址、数字微波等先进技术在城乡通信网上得到应用。1995年,内蒙古实现了旗县以上电话交换程控化和基本实现长途传输数字化,成为全国第20个实现“两化”的省区。计算机技术在邮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到1995年,盟市所在地和旗县主要营业、储蓄窗口都实现了微机化。报刊发行要数计算机网、速递查询网、邮政储蓄网已覆盖盟市所在地和部分旗县。呼和浩特、包头等4个城市已实现包裹自动分拣。公用通信网不仅能够向社会提供信函、包裹、汇票、报刊发行及电话等基本通信业务,而且开办了传真、电子信箱、会议电视、信息服务及“绿卡”等多种新业务,特别是多媒体通信网增加了为社会信息化提供多层次通信服务的手段。
    随着综合通信能力的增强和网络技术层次的提高,邮电部门为社会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大大增强。全网话机总数达125.4万部,电话普及率达7.5%,城市电话普及率达16.14%,已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4 317个,占行政村比重30.88%。邮件传递速度进一步加快。呼和浩特到各盟市所在地特快邮件次日投递率由1990年的8.3%提高到66.7%。全区乡镇、村通邮率分别达100%和96.7%。
    邮电业务的迅速发展,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到1998年底,全区邮电业务总量由1990年的2.1亿元提高到24.78亿元,邮电业务收入由1990年的1.87亿元提高到23.72亿元,邮政业务收入增长幅度连续两年位于全国之首。按业务收入计算,邮电通信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90年的4 661元提高到7.8万元,改革开放后的20年,是内蒙古百年来现代邮电通信发展史上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技术水平最高、综合通信能力增强最显著、业务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内蒙古的广播电视事业与新中国同步发展,但由于内蒙古幅员辽阔,人口密度低,广播和后来发展起来的电视传播普及程度较低。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广播电视网络基础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推动了各行业、各部门信息网络建设与发展。
    到1999年,内蒙古无线广播电视接收广播和收视人口的综合覆盖率都已达到了78%,建成有线广播电视台站344座,其中盟市、旗县127座,乡、苏木217座。广播电视节目达到15—30套。内蒙古各广播电视台站的节目设置针对内蒙古特点,有蒙、汉两种语言节目,传播党的方针路线,宣传科技文化知识,介绍经济发展经验、提供生活服务,成为广大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8年全区ISPC(网络接入服务商)已有10多个,全区上网用户已超5 000户。“八五”后期,内蒙与各大行业、系统信息网络纷纷成立,全区大中型企业已有20家建成企业内部网络体系,内蒙古经济信息网、教育科研网、电子信息网“163”、“169”等10多家网站分别通过国家4个接入网与国际联网。90年代后期,内蒙古的信息服务业迅猛发展,到1998年全区计算机装机量已达到15万台以上,与信息产业相关的公司有2000家,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1998年全区信息咨询服务业营业额超3亿元。从而在内蒙古组成了主体交叉的信息网络,为内蒙古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乌兰其其格 于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