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
2004年建筑业总产值67.38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实力以及良好的施工信誉,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其中建筑工程产值52.26亿元,安装工程产值11.93亿元,其他产值3.19亿元。年末从业人数4.29完人;2004年建筑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24063平方米,其中厂房仓库606735平方米,住宅1374678平方米,办公用房166182平方米,批发和零售用房126321平方米,住宿和餐饮用房111784平方米,居民服务业用房24294平方米,教育用房142999平方米,文化、体育和娱乐用房5110平方米,卫生医疗用房6400平方米,其他用房159560平方米。
--------------------------------------------------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加快发展。2004年我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加快实施了污染治理工程,安排污染治理项目49个,比上年增加716.67%;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18432.2万元,比上年减少7.46%;排污费使用总额1765.5万元,较上年减少29.74%;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比上年减少18.17%;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较上年增加4.12%;“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17482.1万元,较上年增加78.93%
;废气治理设施数1127套;本年二氧化硫去除量大69627.80吨,烟尘去除量636013.37吨。
--------------------------------------------------------
文体卫生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有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包头书画院、包头艺校各1处,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11处,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站100个,艺术表演场所3处。
2004年,文化系统继续坚持实施精品战略,演出场次664场,其中农村演出351场;举办各种展览184个,组织各种文艺活动3417次,举办训练班1360次;公共图书馆共藏书282万册。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市共有广播电台1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6座,广播节目6套,平均每天播出76小时44分,广播人口覆盖率100%;有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7座,卫星电视收转站1221座,市级电视节目5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294小时,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6.3%,电视节目制作3360小时,新闻345小时,专题900小时,文艺200小时,广告95小时,其他节目1820小时。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卫生工作总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4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1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05个,疗养院2个,门诊部、所36个,妇幼保健所、站11个,卫生防疫站12个。年末卫生机构实有床位9846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9万人,执业医师4854人,执业助理医师434人,注册护士4074人,药剂人员871人,检验人员540人。县区诊所799个,诊疗人次105.65万人;2004年实行计划生育手术28273例。
预防保健工作以积极防控传染病为重点,建立了县区、市、自治区、国家防疫机构疫情信息系统网络,加强了“优质服务医院”和医疗事故防范和管理工作,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落到实处,药品质量大大提高。
2004年是我市体育事业硕果累累的一年。共有健将级运动员17名,一级运动员139个,二级运动员1089名;有国际级裁判员1名,国家级裁判员19名,一级裁判员579名,二级裁判员1466名。
------------------------------------------------------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随着经济形势的趋好,企业效益的提高,企业、事业、机关单位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收入水平明显增长,特别是重点企业职工工资得到大幅提高,有力地支撑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08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6173元;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4136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299.8亿元;城乡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2449元。全市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5.8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2.4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722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60.64元;牧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96.06元。
-------------------------------------------------------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各类保障金发放标准和总额继续提高。2004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8.24万人,缴费基数总额52.27亿元,实发养老金额14.01亿元,社会化发放人数15.6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达16.21万人,缴费基数总额12.22亿元,实缴工伤保险费479万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8万人,实缴生育保险费775万元;参加失业保险43.5万人,实缴失业保险费8293万元,失业保险总支出4542万元,其中失业保险金支出2850万元,医疗补助金支出134万元。
2004年全市有49.8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缴基本医疗保险费3.14亿元,实缴大病医疗保险费2777万元;为2.35万人按时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2亿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收养性福利事业单位39个,床位1518张,收养1136人;社会福利企业117个;救助类单位2个;殡仪服务类单位12个;社区服务单位19个。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513人;农村定期救助人数4047人,农村临时救助人数8970人,城镇困难户得到救助和补助人数21136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667套,其中星光老年之家75家;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4760家。
====================================================
旅游
2004年,全市旅行社总数41个,其中国际旅行社1个,国内旅行社40个。本年旅行社总收入4230万元,旅行社职工人数519人;星级饭店26个,星级饭店总收入2.27亿元;入境旅游人数9860人,国内旅游人数233万人;旅游收入为23.45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