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区概况
地形地貌
自然资源
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旅游观光
科教文卫
民俗风情
历史文化
知名企业
乡镇导航
土默特左旗简介

  土默特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富饶的土默川平原上,地理座标为东经110°48′-111°48′北纬400 26′- 40°54′,东临呼和浩特金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毗邻,南连和林格尔县和托克托县,北依大青山与武川县接壤。总面积2779.83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现辖5个镇、4个乡、7个区域服务中心,1个开发区,321个行政村,456个自然村,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回、满、达斡尔等24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多民族聚居旗。地形北高南低,北面是大青山山地,最高海拔2270米,南部是土默特平原,海拔最低点哈素海为988.2米,全旗共有耕地面积104万亩。

   土默特左旗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北魏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情景。革命战争年代,乌兰夫、杨植霖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带领人民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69年土默特分为左右两旗。1971年土默特左旗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土默特左旗物产繁盛,资源丰富。平原上土地肥沃,适宜栽培多种植物,素有"塞上粮仓"之称。全旗共有林地面积22010公顷,草场面积28万亩,养殖水面面积4.5万亩;野生动物有狍子、鹿、青羊、狐狸等30余种;野生植物400余种。境内水资源丰富,水利重点工程有哈素海水库、红领巾水库、万家沟水库、五一水库等,水库总库容蓄水量1.6亿立方米。在广阔的平川和沟谷交错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有48种,已开采的有无烟煤、黄金、石棉、石墨、云母、紫砂陶土等10余种,其中尤以紫砂陶土、石墨、泥炭最具开采价值。交通十分便利,京包铁路、110国道、呼包高速公路横贯全境;103省道、209国道和正在建设中的呼准高速公路、呼准铁路纵贯东部。旅游资源更是丰富,主要旅游风景区有湖光山色、碧波荡漾,享有"塞外西湖"美称的哈素海;有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古木参天、洞天福地的喇嘛洞召;有峰峦叠障、景色优美的避署胜地金銮殿;有全国红色旅游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乌兰夫故居等。

  近年来,土左旗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奶牛养殖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为突破口,努力推进全旗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7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385元和5255元。全旗奶牛存栏达20.1万头(占全市总数的1/3),年产鲜奶65万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标准化奶站421座,奶牛小区25个,奶牛业已发展成为全旗的支柱产业,到目前我旗已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奶源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旗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加快招商引资力度,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200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作业工业经济的新载体,借助与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川区紧紧相连的地缘优势,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定位为土左旗发展工业经济中心和以生物工程及相关产业为主导产业革命的高新技术工业园。现已累计投入5.16亿元完善道路、供排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内设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政策优惠,服务优质高效,现已吸引了世界500强之一的SCA集团、中化三联、圣裕集团、伊利集团等70余家中外企业成功入驻,引资总额达到89亿元。

   土默特左旗35万人民正在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实干的精神,在旗委、旗政府团结带领下,围绕实现全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抢抓机遇,扎实工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