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文艺队。乌兰牧骑有“草原轻骑兵”之美誉。一种适合草原基层活动的小型文艺演出队。是五十年代末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第一个乌兰牧骑于1957年春在苏尼特右旗诞生。当时全队只有9人的小型演出团体。针对牧区地广人稀的特点,在浩特(牧户或牧民家)、田间、蒙古包、边防哨卡等地巡回演出。表演内容大多是密切结合牧区生活实际,反映生活现实。形式有歌有舞,有说唱和小戏。节目小型多样,丰富多采。每个演员身兼数职,一专多能。
乌兰牧骑的主要任务有四项。1、演出。创作演出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富有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为群众喜闻乐见和各种艺术形式的节目,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2、宣传。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及时地向各族农牧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内外大好形势,宣传在国家的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宣传同各项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关的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常识,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3、辅导。辅导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乌兰牧骑在深入农村、牧区演出过程中或农闲牧闲时,分散或集中地组织、辅导群众业余文艺演出和创作活动。4、服务。根据农牧民需要和实际可能,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如为农牧民照相、理发、代购图书,机具修理,对常见病的一些治疗等等。
1965年,文化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组织了内蒙古3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受到普遍称赞。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接见乌兰牧骑代表,给予了肯定和鼓励。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乌兰牧骑46个,长年坚持在基层开展文化活动,为各族农牧民送歌献舞,并且开展各种服务活动,牧民把队员称作知心人。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乌兰牧骑题词“发扬乌兰牧骑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据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的消息,乌兰牧骑不但深深扎根在草原这片沃土,而且早把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蒙古族长调歌曲、马头琴等艺术带到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