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1215-1294) 元世祖,又称薛禅汗。蒙哥汗弟。1260-1294年在位。蒙哥汗即位后,把治理漠南地区权柄交给他。1256年在滦河上游地建开平府。起用儒士,兴办屯田。1253年,奉命征云南,次年灭大理而归。1259年,围攻鄂州(湖北武昌)时,得蒙哥汗死讯,与宋贾似道讲和,率军北还。次年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立中书省,以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文谦为左丞。立十路宣抚司。同年五月,其幼弟阿里布哥联合漠北、中亚诸王即汗位于哈剌和林。经过五年的汗位争夺战,忽必烈最终得利。1264年,迁都燕京,改称大都(今北京)。1271年,改国名为元。发动灭宋战争,1279年取胜,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央设"总政务"的中书省、"秉兵柄"的枢密院、"司黜陟"的御史台、管西藏军民之政的宣政院。地方最高行政机关为行省。汉族地区,以汉法治理,制定了相应的典章制度。为了加强对汉族的思想控制,提倡程朱理学。在蒙古地区保留原有的政治、军事制度和法律。在吐蕃执行政教合一制度,把治理吐蕃的权力交给了八思巴喇嘛。重农桑,发展工业、商业,设驿站,开运河,发展交通。创制国字(八思巴文),立国子监、国子学、蒙古字学。继续执行宗教平等政策。对外开放,通过陆海两路与欧亚非各国开展国际贸易,使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空前发展。镇压李松寿之乱,平息海都、乃颜、八剌等宗王反叛,巩固了托雷家族的汗位。把全国各族分成四等,实行民族不平等的政策,制定"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的用人制度,保障了蒙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1294年病故,在位三十五年,寿八十。
伯颜(1236-1294) 元代蒙古军事家。蒙古八邻部人。他的曾祖父失儿古额秃原臣属泰亦赤兀部首领,后臣属成吉思汗。他的祖父阿拉黑、祖叔父纳牙阿都是成吉思汗的开国元勋,分别担任千户长、中央万户长。他的父亲晓古台和他本人臣属成吉思汗幼子托雷家族。1253年,跟随旭烈兀(托雷子)西征。1265年作为伊利汗国使团的成员拜见忽必烈,忽必烈汗将他留在身边。1267年任中书右丞,同知枢密院事,主持伐宋的军政大事。1273年,忽必烈汗任命他为伐宋军最高统帅。次年,率二十万大军向南宋进攻。九月,攻下鄂州(武昌)后,继续进攻,1275年三月攻占建康(今南京市),由长江东下,1276年三月攻破临安(今杭州市),俘谢太后、恭帝等而返。后长期在北方与海都作战。1294年,忽必烈汗逝世。他遵行忽必烈汗遗言,扶持成宗即位于上都,同年腊月(1295年初)病故。
铁穆耳(1265-1307)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又称完泽笃皇帝。世祖之孙、父皇太子真金,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1285年元朝太子真金去世。按照嫡长子继位的传统观念,忽必烈把希望寄托在铁穆耳身上,并派他统兵讨伐叛王哈丹,接着又派他镇守蒙古汗国故都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额尔德尼召北),掌管北方防务。在玉昔贴木儿请求之下,忽必烈将原来属于真金的印玺"皇太子宝"授给铁穆耳。1294年忽必烈逝世。铁穆耳在重臣伯颜、玉昔贴木儿的支持下,由宗室诸王会议推立为帝。成宗即位后对中央人事未做大调整,继续实行世祖末年的减免赋役、赈济灾民等宽大政策。1294年,成宗下诏减速免所在本年包银、俸钞,以及内郡地税和江淮以南州县当年的一半夏税。后来又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295年(元贞元年)下诏停止一切非急需的工程营建,免除本年五月以前积欠的钱粮。1296年,要求权贵豪绅交纳所隐匿的江南田租,以减轻小民负担。1298年,因水旱成灾,下诏减免受灾郡县当年田租的十分之三,受灾严重地区全部减免,老弱残疾及人丁稀少的民户免除三年差税。同时,停止了当年的一切土木工程。第二年,成宗派使节巡视各地,了解民间疾苦。免除当年内郡包银俸钞和江南夏税的十分之三。在减轻民众负担的同时,成宗三令五申要求地方官员鼓励农桑,发展生产。成宗一即位就下诏罢征安南,宽宥其"抗命之罪",释放了扣押的安南使节,开始着手缓和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放弃了忽必烈动辄征战,继续扩张的政策。对待贵族官僚则采取恩威并施的方针。一方面多次赏赐诸王、公主、驸马,增加官员俸禄。一方面厉行整顿吏治,约束权贵。例如,成宗即位的第二个月便下诏各道廉访司及时追查转运司官员欺隐奸诈的案子,以防止管财政的官员贪污中饱。同年十月,要求中书省臣约束属宫官,凡对公事敷衍塞责者处以笞刑。1295年七月,下诏告诫全体官吏,有再犯贪赃之罪者,罪加二等,从重处理。不久,又将对贪赃罪的处理改为罪加三等。十二月,下诏禁止诸王擅自干预地方行政。但这些举措未能贯彻到底。1302年,江南朱清等贪污贿赂案被揭发出来,牵连了一大批官员,促使成宗再一次下决心查处贪污官员。1304年,成宗下令天下官员体恤民情,减省刑罚,免除灾民差税一至三年不等。鉴于江南佃户田租过重,在过去减过十分之三的基础上再减十分之二,且永为定例。同时开放山场、河泊、任民采捕。在对外关系方面,成宗拒绝大臣对日用兵的请求。在大德三年(1299年)派江浙释教总统僧人宁一山出使日本,恢复了两国间的正常贸易和文化往来。但是,成宗后期曾一度用兵西南。1300年,成宗发兵两万出征"八百媳妇国"(今泰国北部、缅甸东北部,治京泰国清迈)。第二年,又因金齿(今中国云南西部和缅甸腊戍一带)诸国阻击元朝的征缅归师,下诏计伐金齿诸国。后因出征"八百媳妇国"之元军损失惨重,成宗才决心不再对西南用兵。也就在这时,成宗达成了与笃哇、察八儿等西北诸王的和解,延续几十年的西北战乱得以平息。1307年正月初八,成宗去世。葬起辇谷,谥曰成宗钦明广孝皇帝。针对铁穆耳之位,史书惯称"成宗守成"。
海山(1281-1311) 孛儿只斤海山,又称曲律皇帝。武宗即位前多立战功,受封怀宁王,赐金印。1307年正月,元成宗铁穆耳病逝。唯一太子德寿早卒,储位虚悬,元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争夺帝位的冲突。当时,诸王之中以坐镇和林的皇侄怀宁海山最具实力,又是支系最近的皇族。成宗皇后伯要真氏在中书左丞相阿忽台、平章八都马章、赛典赤伯颜等人帮助下,企图阻止海山南下争位,拥伯要真氏垂帘听政,安西王阿南达辅政,进而推阿南达为帝。于是海山之母弘吉剌氏及海山之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应召速返大都,将图谋政变者赐死。五月,海山即位,是为元武宗。
武宗即位后,大量更换了成宗晚年的宰执,并封皇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同年下诏恢复尚书省,专管财政。因财政困难,武宗不得不暂停给诸王的赏赐。年底,又因开支过大,民贫岁歉,下诏省并佛事,停止一些土木工程。1308年正月初一,下诏宽大处理关押在御史台的贪官污吏,仅以追赃革职之事。初九,因江浙六路大饥荒,饥民有46万户之多,下诏拍卖过去没收的朱清等贪官的货物,得锭30万锭赈济饥民。二月初五,中书省因再次财政困难上奏,说库存不敷所出。请求暂借钞本710余万锭救急。同时请求不是急需的开支尽量缩减或缓办。武宗一方面答应,一方面却继续大修华佛寺和行宫。1309年八月,正式成立尚书省。九月初一,颁行至大银钞,并在各路、府、州、县设常平仓平抑物价,禁止私自买卖金银和运金、银、铜钱、绵丝和布帛出海。随即拨至元钞本百元锭以给国用,开铸铜钱,将中书省宣敕、用人权划归尚书省。1310年正月,定税课法。设立专门的征税机构。1311年正月,武宗去世。葬起辇谷,谥曰武宗仁惠孝皇帝。五月,皇太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于大都,是为仁宗。有些史籍将武宗和仁宗兄弟的相继统治,称作"武仁授受"。
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1320)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又称普颜笃皇帝,武宗弟,父答刺麻八刺。母兴圣皇太后,弘吉剌氏。仁宗于武宗即位之初立为皇储,自幼熟读汉族典籍,尤倾心于释典,不事游猎,不喜征伐,不崇货利。一位颇有文化底蕴的皇帝,即位伊始,着手改革朝政和吏治,如:严申侍臣擅传圣旨之禁;诸王投下分地的正达鲁花赤必须由中央委派,只有副达鲁花赤才准许诸王任命;吏员入仕只能升至七品,以此为限;恢复自宋亡以后中断了几十年的科举取士制度,于1313年下诏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延佑初,派人检括河南、江西、江浙等地漏隐田地,核实税收等。他还倚重汉人文臣,处死蒙丞相托克托等,排除朝中异己。将《贞观政要》和《资治通鉴》等书摘译为蒙文,令蒙古、色目人诵习。但仁宗因对母后答己奉命惟谨和对宗戚勋旧的软弱,导致其改革未能明显见效和持续久远。1320年正月,仁宗卒,葬起辇谷,谥曰仁宗圣文钦教皇帝。
硕德八剌(1313-1323)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又称格坚皇帝,仁宗嫡子。母庄懿慈圣皇后,弘吉剌氏。英宗自幼学习汉儒典籍,1316年被立为皇太子,即位时18岁,次年改元至治。即位后,他与拥立自己的答己太后和右丞相铁木迭儿的意见相悖,便任命拜住为左丞相,限制铁木迭儿的权力,朝内矛盾加剧。不久,太后与铁木迭儿相继去世,英宗大权在握,遂推行了一系列新政。他重用汉儒,颁布《振举台纲制》,举善荐贤、裁汰冗员,轻徭减赋,推行《大元通制》,使国内形势好转。英宗崇信三宝,弘扬佛教,下令全国广造寺塔。1323年,英宗下令清查铁木迭儿的贪污案,事涉许多官员。这使铁木迭儿余党震恐不安,于是,铁木迭儿的义子和禁卫军将领铁失等人阴谋发动政变。同年八月五日夜,英宗偕拜住等从上都返大都,途经上都以南30里的南坡店时,铁失等以阿速卫亲军为外应,发动政变,入皇帝行帐,杀害了英宗和拜住等人,史称"南坡之变"。英宗葬起辇谷,谥曰英宗睿圣文孝皇帝。
也孙铁木儿(1293-1328)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父甘麻剌。也孙铁木儿初袭封晋王,镇守漠北。铁失发动政变前,曾派人告也孙铁木儿,他囚押来使,并遣使至上都告变,英宗未接到消息便遭杀害。公元1323年九月,也孙铁木儿被铁失拥立称帝,翌年改元泰定。泰定帝即位后,加封拥立他登基的铁失等人,后大肆捕杀了发动南坡之变的官员。他笃信佛教,疏于国家经济,致使财政数度处于困窘状态。泰定帝在位5年,病死于上都,葬起辇谷,谥曰泰定帝。
图帖睦尔(1304-1332)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武宗次子,明宗弟,母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在元代各个皇帝之中,文宗有着较深的文化修养,所以,在位期间比较注重文治。1329年二月,文宗设立了奎章阁学士院,秩正三品,专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帝王之治。以翰林学士承旨忽都鲁、都尔弥施、集贤大学士赵世延等人担任奎章阁大学士。大学士之下设有侍书学士、承制学士、供奉学士、博士等官。这些职位大多由学问深、声望高的朝官兼任。八月,在奎章阁学士院之下设艺文监,秩从三品,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蒙古文字,以及校勘。当年还下令编纂《皇朝经世大典》,1331年五月修成,为元代一部重要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巨著。文宗不仅自己听学士们讲解治国之道,而且下令所有勋贵大臣的子孙都要到奎章阁学习。1330年下令中书省、御史台、集贤院、奎章阁的官员共同主持对国子监学生的考试,合格者按考试成绩分等授官,不合格的留校读书,不得授予官职。文宗还沿用前朝褒扬圣贤的办法,加封孔子之父齐国公叔梁纥为启圣王,母鲁国大夫人颜氏为启圣王夫人,孔子之妻并官氏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后来,又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程颢为豫国公,和颐为洛国公,并对颜回、曾参、子思等人也加封了相应某国圣公称号。文宗用加封儒学先圣先贤的办法家提高儒学的地位。文宗在位期间,两次派兵征讨四川、云南的蒙古贵族叛乱。燕帖木儿以拥立之功,擅权揽政,荒淫无度,成为文宗时的肘腋之患。1332年八月,文宗病逝,葬起辇谷,封谥曰文宗圣明元孝皇帝。文宗在位期间虽短,但他所提倡的文化治国策略影响久远。
伯颜(?-1340) 元大臣。蒙古蔑儿乞部人。1299年从成宗北征海都,立大功,后封"拔都儿"。武宗时,历任吏部尚书,江浙、江西、河南行省平章政事。1328年,他支持右丞相燕铁木儿立文宗为帝,以功拜御史大夫、太保。明宗时,任中书左丞相,知枢密院事。宁宗死后,他拥立惠宗为帝,以功拜中书右丞相、太师、监修国史,与燕铁木儿之子左丞相唐其势发生矛盾。1335年,杀唐其势和皇后伯牙吾氏(燕铁木儿女儿)。从此独揽大权,独断专行,变乱札撒(法律),"擅爵人,赦死罪,任邪佞,杀无辜,诸卫精兵收为己有,府库钱帛听其出纳"(《元史·脱脱传》)。1340年,他与皇太后密谋废惠宗。当时任同知枢密院事的脱脱(伯颜之侄儿)得知后告发,诏徙南思州阳春县安置,病死于龙兴路(今南昌市)驿舍。
妥欢帖木儿(1320-1370)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母罕禄鲁氏。1330年,其母被害后,他被流放于高丽大青岛,次年被迁到广西静江(今桂林市)。1332年,文宗皇后命中书右丞迎其于静江。1333年六月即位,改元元统。1335年,挫败燕铁木儿之子左丞相唐其势的叛乱,从此不设左丞相之职,以右丞相伯颜独揽朝政。妥欢帖木儿还听信明宗亲臣的"天下事重,宜委宰相决之,庶可责其成功;若躬自听断,则必负恶名"进言,"深居宫中,每事无所专焉"(《元史·顺帝本纪》一),致使宫廷内部矛盾重重。加上伯颜揽权擅政,停止科考,贬斥汉人,使汉蒙矛盾加剧。还禁止汉人、南人学习蒙古、色目文字,不许收藏武器等。1350年,发行"至正宝钞",物价飞涨。次年,又大兴"开河",全国农民战争爆发。当时,宫廷内发生权臣纷争和汗位之争,使他不能控制朝政。1368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通州(今北京通州区),逼近大都,他逃往上都,后逃至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他退居应昌后,命也速不花率领四万大军进攻通州、大都,因明军迎击而撤军。1370年死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在位三十六年。大明皇帝朱元璋"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加号顺帝。
把匝剌瓦尔密(?-1381) 忽必烈汗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后裔。封梁王,镇云南。元惠宗退出大都后,他仍坚守云南,而且每年遣使去漠北觐见蒙古汗,执臣节如故。因云南险僻,明太祖不欲用兵,数次派人劝降。不从。1381年,太祖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统帅三十万大军向云南进攻。梁王派司徒平章达里麻率兵驻曲靖。明将沐英乘雾抵白石江,傅友德率兵进击,达里麻兵败被捉,失精兵十万。他逃至普宁州忽纳砦,驱妻子赴滇池死。自与左丞达德、右丞绿尔夜入草舍自尽。
[本栏内容主要参照: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发行版;莫久愚、赵英主编《中国通史图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肖像引自裴明龙编著《锦秀中华》(英文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