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南部,蒙古语名“伊克召”,意思为“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 后改名无量寺。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至1572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答”)受封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兴建呼和浩特(旧城)和弘慈寺,1580年(明万历八年)完成。寺中释迦牟尼像是银铸的,故又称银佛寺。清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2年)扩建,大殿改铺黄琉璃瓦,并充作帝庙。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僧格杜棱汗邀请达赖三世来呼和浩特。达赖三世在土默特部盛大的欢迎仪式中,自鄂尔多斯进入呼和浩特,主持了弘慈寺银佛的“开光”法会。从此大召在当时漠南蒙古成为有名的寺院,也是呼和浩特最大的寺院。
大召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史籍记载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大召能与城并提,可见它在漠南影响之大。清太宗皇太极率领军队追击林丹汗至呼和浩特,命令部下在城中纵火,“只剩银佛寺等庙宇未毁”,这也说明了大召很有声望。后清太宗皇太极又命土默特都统重修大召,重修后改弘慈寺为无量寺,这便是今天大召寺汉名无量寺的起源。
大召除大殿外,皆为汉式庙宇布局。大殿是常见的藏汉式喇嘛庙形制,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双层三开间的前殿,下层为空廊;中部是经堂;后部是佛堂,佛堂内正中供奉的就是银铸佛像,佛像前有一对金色的木雕巨龙蟠于木柱之上。殿前有空心石狮子一对。召内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九间楼等建筑。大召的宗教文物众多,其中银佛、龙雕、壁画堪称“大召三绝”。
大召的建筑物现存有山门、过殿、经堂、九间楼及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紧紧相连在一起,通称为大殿,佛殿内有造像和壁画。那座银佛像经历四百年的苍桑变化,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