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呼和浩特概况 |
|
|

|
经济资源 |
|
|

|
特色经济 |
|
|

|
文化生活 |
|
|

|
交通指南 |
|
|

|
文物古迹 |
|
|

|
旅游景点 |
|
|
|
|
|
|
沙海绿洲
白二爷沙坝位于和林格县新红乡境内,是库布其沙漠向东的延伸部分。过去,这里共有流动、半流动沙丘8.5万亩,且每年向东南方向推进达3米。“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小风难睁眼,大风活埋人”,是这里真实的写照。
1982年,中共和林格尔县委、县政府为彻底改变沙坝群众的生活条件,成立了专门的造林治沙科研小组,经过详细的勘察,决定采取造林与治沙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治理。
十几年来,和林格尔县的干部职工在原县长云福祥的带领下,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绿化沙坝。为了在这儿植树造林,他们每天要走20多里路,中午不回家。种下的树活不了再种,有的一个坑要种16次才活。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他们还要冒雨抢种,一把雨水、一把汗水,终于使树扎下根。
如今,白二爷沙坝有林面积达12万亩,主要树种有松树、杨树、榆树、柠条、沙棘等。此外,还有山楂、海棠、苹果、葡萄、山杏、玫瑰等数百亩。绝迹多年的狐狸、狼、獾、大雁、布谷等40多种鸟兽重新在这里安家,就连国家级保护动物----白天鹅也在迁徙过程中到此落脚。
除林木外,这里还种植了多年生优良牧草近万亩。沙坝的植被覆盖率已由过去的不足15%提高到75%,局部达到85%,灾害性大风几乎不再出现,日温差缩小于3C左右,播种时间提前了15天,亩产粮食由原来的3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
如今,白二爷沙坝已被辟为可供旅游度假的别具特色的园林。在茫茫林海中,点缀着雕梁画栋的门楼,古色古香的凉亭,宽敞舒适的蒙古包,豪华气派的别墅。观光公路在密林中钻来钻去,使黄的、红的、紫的小花也鲜活起来。在茂密的林海中,还有明丽的人工湖。湖面被绿树嫩苇簇拥,如宁静的天池,池池相连;如美丽的少女,娇羞掩唇。湖中汽船不时掀起晶莹的水花,溅湿水鸟嬉戏的翅膀。无论是林海露珠闪烁的早晨,还是树影婆娑的夜晚,都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
近年来,曾先后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伊朗等十几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到这里参观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1995年,白二爷沙坝获中华环保金铭榜“全球500佳”提名奖,治沙老模范云福祥获个人提名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