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人 百年百事 自治区概况 内蒙古记事 十二盟市 协办单位
欢 迎 你
   

呼和浩特概况
自然环境
行政区划
经济概况
社会概况
  

经济资源

特色经济
纺织工业
食品工业
机械工业
化学工业
  

文化生活
高校概况
卫生保健
体育事业
都市夜色
   

交通指南
民航线路
铁路运输
公路建设
   

文物古迹
大窑文化
辽代白塔
长城遗址
昭 君 墓
五 塔 寺
   

旅游景点
大窑之旅
昭君文化
哈 素 海
峡谷风光
绿海沙洲
公园一览
自然环境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自然地理位置独特。北枕阴山(大青山),与乌兰察布盟的四子王旗交界;南临黄河,与伊克昭盟的准格尔旗隔河相望;东依蛮汉山,与乌兰察布盟的卓资县、凉城县毗邻;西与包头市的土默特右旗接壤。地理坐标在东经110°44′,北纬    。地貌特征可分:北部大青山地,东南部蛮汉山丘陵、台地,中西南部土默特平原(亦称土默川平原)。
    呼和浩特市山川秀丽,野沃土肥。横卧在市北部的大青山是阴山山系的中段,东西距离约10公里,南北距离约11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最高峰海拔2271.6米,其拔地而起的雄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展现在市境中西南部的土默川平原一望无际,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由大青山前洪积倾斜平原、蛮汉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中部冲积平原组成。地势平缓、土质肥沃、水源丰富,利用地下水、地表水和引洪灌溉十分方便,是呼和浩特地区的主要产粮区,被称作“塞上江南”。举世闻名的黄河,微波粼粼、缓慢入境,在托克托县河口镇呈直角急转奔腾南出。大黑河从东北向西南流贯市境地106公里注入黄河,什拉乌素河、宝贝河、小黑河等为数众多的河流交叉网状式汇入大黑河,象血脉一样育灌着这块神奇的土地。位于市境西部的哈素海,金波闪烁,鱼跃雀跳,点缀在市境不同方位的红领巾水库、乌素图水库、五一水库,显示出呼和浩特各族人民征服自然的雄伟气魄。为大自然增添了新的景观。
    呼和浩特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秋季短促凉爽,冬季漫长干冷。年平均气温6.59°C。冷热变化剧烈,大部分地区夏季最高气温在35°C以上,而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30°C以下,昼夜温差平均在4°C~16°C之间,尤其是秋季的温差更大,常常是早凉午热夜冷。年平均降水量为395毫米,一年内降水量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大风天气多出在春季,主要风向是偏西风和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在于2800~3000小时之间。有效积温比较充足,平原在3000°C以上,山区在于2000~2500°C之间,可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具有依山带水之特点,加上受强大冬季风和蒙古气旋影响,易形成旱涝灾害。

新华社内蒙古新闻传播中心